本帖最后由 兔卧荒山 于 2020-1-23 09:58 编辑
生命规律(之四)
文/兔卧荒山
(二)趋利黄金定律 趋利首先是避害,所以趋利黄金定律就是趋利避害黄金定律。   趋利性是指第五级别人类生命体趋向利好和利益而不可改变的天性,是人类生命体满足生命自私的第一步和首选。即,无论个体生命、群体生命,还是社会生命、民族生命、国家生命,或者人类生命总是不断地在追求有利于自己的东西,花费心血所做的全部工作就是不断地追求可以满足自己私欲的东西(但却永远都不会满足),不断地趋向有利于自己与生俱来禀性的要求。但必须明确,这里的“利”,不单纯的指物质利益,而是指人类生命四个自私类别层次所涵盖的利益。即安全自私、物质自私、性爱自私和精神自私的利益,是一种广义的利益。 第五级别人类生命体的禀性或者本性就是自私,就是表现在安全、物质、性爱和精神四个类别层次的不满足,甚或贪得无厌,欲望膨胀,不安于现状,不止于既得的利益。这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低级别宇宙生命所决定的,是统一体内部次级生命体所决定的,是任何生命意志也无法改变的,是任何生命也无法否认的。 所以,人类生命趋利是一种必然的存在,因而趋利成为一种黄金定律。 因为,第五级别人类生命体是在其它四个级别生命体的历史基础上诞生的,他必然就像发展自己的智慧和多形的生命体一样,不断的延续并发展其它四个级别生命体的本性--宇宙生命自私法则的属性。   因为,趋利性对于人类社会每个个体生命来说都是现实存在的,只要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时间,人类社会存在的空间,时时处处都现实体现着人类个体生命的趋利性。夏天我们要避暑,冬天要防寒。遇到帅男美女我们总是要多看几眼。遇到危险总是要躲避或者预防,遇到物质或者金钱总是想占为己有等等,这些都是因为自私而趋利的表现。   从人类生命群体(人类社会)角度来看,从本质上来看,社会历史的延续,历朝历代的不断更迭,人类从古到今,一直不断的走向文明,不断的前进,归根到底这个过程就是人类不断追求利益,不断趋利的过程,不断满足四个自私类别层次的过程。 从生命个体(社会成员)的角度来看,从具体的人来看,只要这个人还称之为人,只要他还具体、鲜活的存在着,那么他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要让自己延续下去,更重要的一点是人的与生俱来的不满足性使他总想要让自己更好的延续下去,而他在设法实现这些想法时,就是他不断的趋利的体现。   以上生命群体和生命个体趋利黄金定律的两种情况,自然我们要看到二者的统一性(同一性)和对立性(矛盾性)的关系存在。这是事物的辩证规律所作用的。 生命个体利益在某种程度上服务于群体利益,和群体利益是融合的,方向是一致的,节奏是同步的。也就是说,个体利益的量的增长才会确保群体利益量的增长,个体利益的任务和目标与群体利益的任务和目标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反过来,群体利益又会作用于个体利益,它保护着个体利益。群体利益的任务和目标的实现,才能确保个体利益的目标和任务的实现。没有个体利益,就不会有群体利益,而若群体利益不存在,个体利益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二者的趋利是统一的,或者同一的,是协调的、相辅相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第五级别人类生命趋利思想和行为,使之趋利黄金定律得到有效贯彻执行,促进人类社会及其个体生命的需要。 当然,由于节奏、时间、自私类别层次的不一致,可能导致眼前的、暂时的,部分的或者全部的发生矛盾性、对立性。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们要保持理智的思维。既要看到这是局部的、战术层面的事情,又要看到从长远的、战略的角度来讲二者必定是统一的、一致的。这样我们就先暂时的搁置、隐去自己的利益,全身心的投身群体利益。这样才能科学自私,否则是非科学自私。 因为,个体无论如何也无法战胜群体,最后只能是鸡飞蛋打、头破血流、自不量力、得不偿失。因为,群体的利益代表的是公众的利益,大家的利益,是法律、道德和制度所支持的利益,代表的是社会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的利益,而且其中一定包括你自己的利益。 所以贯彻趋利黄金定律要注意辩证思维,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以确保科学自私而远离非科学自私。 下面,我们从人类社会的几个具体事例说明趋利黄金定律。 从原始人类栖居文化确认趋利黄金定律。 原始人类的栖居曾发生多次空间转移、变革,这种栖居文化演变发展的本质就在于人类生命趋利黄金定律作用下,不断生存实践的结果。 在史称“原始社会”的初期,我们的祖先和动物共同生存于森林,当猿从树上下到地面,质变成人时,人们无想法也无能力设计和建造房屋时,为了预防寒暑雷电等等,就在地面寻找自然洞穴而栖身。但这样的栖身场所一个最大的隐患就是无法预防凶禽猛兽对人类的袭击和捕猎,导致凶禽猛兽给人类生命造成很大威胁和严重损失,人类生命安全毫无保障,成为人类生存的一个亚历山大,这时原始人没有办法只好依依不舍的放弃温暖的洞穴。 黔驴技穷苦苦的挣扎,挖空心思寻找新的“房子”。突然受空中飞鸟在树冠建巢的启发,人类开始在高大树木上搭建栖身之巢,于是便有了巢居。这样虽然上下很不方便,但却解决了安全的后顾之忧。 后来,一方面由于人类生命个体数量不断增多,人口规模渐进扩大,人类群体力量得到空前壮大,保护人类生命的安全力量或者安全生产力得到发展,人类和野兽你死我活的生死斗争有了一定的预防能力,反击能力,人类生命安全有了一定保证,为了减少上下树的不便,原始人又从树上下来在地面穴居(洞居)。另一方面随着安全生产力发展,相应的物质生产力的提高和建筑技术的进步,原始人又创造出在平地上构筑高高的土台,在土台之上建造栖居以防野兽的偷袭;后来又有人在沼泽地上打下高高的木桩建造栖居,这样修建的目的就是预防和避免猛兽袭击伤人事件的发生。 原始人这种先在地面穴居(洞居),后到树上巢居,再后来又下到地面穴居(洞居),进而发展到土台高居、沼泽地或者水域远离陆地栖居等的演变和变革,其中一个根本原则或者一个不变的目的就是不断提高预防和抵御野兽的捕猎袭击,确保人类生命不受伤亡和损失,是一种重要的关乎生命安全的趋利思想指导下的栖居历史变迁。 这是从原始人类生存安全角度,分析趋利黄金定律的存在。 现代人类聚落就很好的说明了趋利黄金定律的存在。 全球现有199个国家,27个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1950年起,由于导致人口增长放缓因素的减少,世界人口增长速率以1.8%明显加快。目前大约72亿,达到历史新高。预计2040年前,地球人口有可能达到80亿。2050年世界人口可能在75亿至105亿之间。 由于地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类生存条件要求的提高,加之人为的一些资源的破环,和相对的我们唯一家园--蓝色星球不变的空间,陆地、海洋、森林等资源越来越紧缺,各国愈来愈重视,往往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为了国土、海洋资源不断谈判,有时发生冲突,甚或局部战争,或者世界战争。 为了存在和发展,各个国家、地区对空间资源十分珍惜,寸土不让。然而,由于趋利黄金定律的存在,人类对北极、南极望而生畏,却从不到那里生活居住。 因为,北冰洋从每年11月起到次年4月都属于冬季,长达6个月,漫长、寒冷而黑暗,完全看不见太阳。夏季仅有7、8两个月。1月份的平均气温还在-20-- -40℃。8月份平均气温也才达到-8℃。有时温度会降到零下50多度。由于海岸已被冰封,此时所有海浪和潮汐都消失了,只有风裹着雪四处呼啸。第五级别人类生命体在此根本无法生存。 因为,南极大陆,不仅有欺骗岛上的欺骗岛火山和罗斯岛上的埃里伯斯火山,而且几乎全部被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有1880米,有的厚达4000米以上。大陆周围的海洋上有许多高大的冰障和冰山。全洲仅2%的土地无长年冰雪覆盖,而成为南极冰原的“绿洲”。 酷寒、烈风和干燥是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全洲年平均气温为-25℃,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52℃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2℃,为全球最冷的陆地。全洲平均风速17.8米/秒,沿岸地面风速达45米/秒,最大风速可达75米/秒以上,是全球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区,有“白色荒漠”和“风库”之称。 正因为这样,即便南极洲是个巨大的天然“水库”,是世界上淡水的重要储藏地,拥有地球70%左右的淡水资源;还有丰富的煤、铁、石油与天然气,以及金、银、铂、铬、锡、铅等多种金属矿藏,我们第五级别人类生命也不选择在那里设想生存和发展,也不在那里建设村庄和城市。 这是为什么?这就是趋利黄金定律发挥的作用。 我们第五级别人类生命体为了趋利,在不断创新和创造,不断想尽办法利用自然资源,不断的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是500万年到300万年前的半直立行走的猿人,发展到古人、新人,发展到现代人。 趋利黄金定律对于我们高级别人类生命体是如此,对于低级别的生命体也是如此。比如细菌、病毒在趋利的意识作用下,细菌、病毒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趋利避害,在具有杀灭它的生命的环境中做出自己反抗性的反映,调整自己的生物组织结构向着有利于自己生存的方向发展。所以,趋利黄金定律根植于低级别宇宙生命体,只是在我们高级别的人类生命体这里表现的更经典、更出彩罢了。 趋利避害原本是一个成语,是趋向有利的一面,避开有害的一面。趋吉避凶是它的近义词,以卵击石是它的反义词。这样我们对趋利黄金定律有了更好的领悟。由于宇宙生命自私法则的存在,为了确保生命统一体的存在和发展,人类社会生命趋利避害是一种天性。无论是安全、是物质、是性爱和精神趋利避害都是一种选择。所以,趋利黄金定律是直接、低成本满足生命自私的最佳选择和首要选项,是生命规律的一个重要定律。只有趋利才能发展,要发展就必须趋利。 现在社会上八零后,特别是七零后以前的生命个体,从小接受教育的时候,就被不断的被驯化、被灌输一种思想,大公无私和无私奉献,把趋利黄金定律抛到九霄云外。 这些无私的思想和无私的行为,从社会的某一层面和某一横断面上提取出来,不交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具体情况,不分析当时的前因后果,而把某种情况确定为“无私”是不科学的。当然这种情况,当时付出代价,甚或牺牲,和其他人相比的确是崇高的,是光荣的,是值得我们旁观者学习和赞美的。 但不能总是把“无私”的大旗举在前面,在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儿童面前,不加以解释的不断宣扬和说教(因为无法解释),不结合现实的、眼前的和自身的与生俱来的生命禀性,人性化来引导、开启和帮助孩子认识人类社会、认识生命统一体;不让孩子学习自私文化,完全掌握科学自私和非科学自私的基本概念,一生做一个科学自私的生命个体,一生放弃非科学自私的无知和愚昧。而是天方夜谭、在不生根发芽的土壤上误导我们的孩子。导致我们的孩子在接受这些教育后,童年时期便潜移默化的、无意识的就认为无私是道德的,而自私是丑恶而要批判的。 但当他们成年走向社会,走进生存实践时,当有所了解人类社会关系时,认识人类发展历史时,所有的事情都发生逆转,再没有哪一个人愿意相信这些鬼话。哪一个民族、国家愿意把自己的国土无偿的送给别的民族,送给别的国家;哪一个生命个体愿意把自己的物质、把自己的房子、自己的爱人和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国家干部谁嫌他的工资多,谁会无条件的、没有原因的将他的工资给跟别人。因为每个生命个体都受自私法则所决定和自私法则所左右,每个生命个体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 所以,我们在童年时能接受实事求是的教育,正确认识人性不可改变的绝对性,接受科学自私文化教育,接受人人都需要,人人都愿意而形成共识的社会游戏规则教育,即从人性出发建立起来的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这是有效贯彻趋利黄金定律的重要一步。 我们否定了无私的存在,也就肯定了自私。既然没有无私而有自私,那么没有无私而有自私的主体--个体生命必然是趋利避害的。 趋利避害范畴比较大、比较宽。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既有科学自私的一面,也有非科学自私的一面。在人类社会生存实践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有自私类别的思想、要有自私类别层次和自私类别层次错位的思想,要有辩证的思想。要把握好现实的、有基础和条件的“度”,这才算真正做到趋利避害了。可以说,如果能在大的、长远的方面做到对自己有利;如果能在安全自私、物质自私、性爱自私和精神自私的四个类别层次中,抓住主要矛盾那就比较好的贯彻了趋利黄金定律。(待续)
|